今年2月至4月,美軍在亞利桑那州尤馬試驗場進行固定翼有人駕駛飛機、直升機和地面車輛發射“阿爾蒂斯”無人機測試,直升機變身無人機母機。其中,從“黑鷹”直升機上發射“阿爾蒂斯”無人機被認為是技術難度最大的測試項目之一。
與地面車輛采用炮管發射無人機不同,固定翼有人駕駛飛機和直升機上均掛載美軍7英寸標準發射管。這套發射管最初用于發射美軍“獅鷲”多用途導彈和GBU-69B小型滑翔制導炸彈。后來,美軍還曾試圖將雷聲公司的“土狼”無人機整合進來,但由于“土狼”無人機根據美海軍4.85英寸聲吶浮標發射管設計,放在7英寸標準發射管系統中發射顯得“大材小用”。
直升機發射無人機的最大問題在于主旋翼產生的向下渦流對無人機造成干擾。無人機被推離發射筒后主翼尚未打開,此時抗風能力較差,很難抵抗主旋翼產生的強勁氣流。此前包括“土狼”在內的多款無人機在直升機平臺發射試驗中均遭遇這一技術瓶頸。此次“阿爾蒂斯”無人機從“黑鷹”直升機上成功發射是美軍聯手企業對這一技術難題進行持續攻關的結果。
“阿爾蒂斯”和“土狼”作為小型無人機,既可以像傳統無人機那樣執行偵察任務,又可以在加裝戰斗部和導引頭后作為一次性巡飛彈使用。美軍最初對“土狼”無人機的定位是“反無人機”無人機,即發射后在戰場上空尋找敵方中小型無人機,隨后與目標“同歸于盡”?!鞍柕偎埂睙o人機經過改進后還可作為反潛無人機使用。
美軍在標準化發射管系統上整合這兩款無人機后,裝備有標準發射管系統的空中平臺均可發射這兩種無人機。不僅如此,未來一旦打通有人駕駛戰機與無人機之間的數據鏈,可以將各種大中型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改裝為無人機發射平臺,發射無人機執行危險性較高的作戰任務。因此,有媒體認為,“黑鷹”直升機完成“阿爾蒂斯”無人機的發射試驗,很可能是改變空中作戰模式的關鍵一步。